news
新聞中心
什么是淬火工藝及其相關原理
cuìhuǒ淬讀“翠”音。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某溫度,保溫段時間,使之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后以大于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通常也將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淬火的目的是使過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得到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然后配合以不同溫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鋼的強度、硬度、耐...
閥體的常用材料及各種材料熱處理分析
閥體的材料種類繁多,適用于各種不同的工況。閥體的常用材料有如下九種:1.灰鑄鐵,適用于工作溫度在-15~+200℃之間,公稱壓力PN≤1.6MPa的低壓閥門。2.黑心可鍛鑄鐵,適用于工作溫度在-15~+250℃之間,公稱壓力PN≤2.5MPa的中低壓閥門。3.球墨鑄鐵,適用于工作溫度在-30~+350℃之間,公稱壓力PN≤4.0MPa的中低壓閥門。4.碳素鋼(WCA、WCB、WCC),適用于工作溫度在-29~+425℃之間的中、高壓閥門,其中16Mn、30...
模具熱處理技術趨勢
模具熱處理是保證模具性能的重要工藝過程。它對模具的如下性能有著直接的影響。模具的制造精度:組織轉變不均勻、不徹底及熱處理形成的殘余應力過大造成模具在熱處理后的加工、裝配和模具使用過程中的變形,從而降低模具的精度,甚至報廢。模具的強度:熱處理工藝制定不當、熱處理操作不規范或熱處理設備狀態不完好,造成被處理模具強度(硬度)達不到設計要求。模具的工作壽命:熱處理造成的組織結構不合理、晶粒度超標等,導致主要性能如模具的韌性、冷熱疲勞性能、抗磨損性能等下降,影響模具...
激光加工技術在材料熱處理、表面處理中的應用
激光熱、表處理技術包括:激光相變硬化技術、激光包覆技術、激光表面合金化技術、激光退火技術、激光沖擊硬化技術、激光強化電鍍技術、激光上釉技術,這些技術對改變材料的機械性能、耐熱性和耐腐蝕性等有重要作用。激光相變硬化(即激光淬火)是激光熱處理中研究早、多、進展快、應用廣的種新工藝,適用于大多數材料和不同形狀零件的不同部位,可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和疲勞強度,外些工業部門將該技術作為保證產品質量的手段。激光包覆技術是在工業中獲得廣泛應用的激光表面改性技術之,具有很好的...
感應加熱表面淬火的應用
、應用:承受扭轉、彎曲等交變負荷作用的工件,要求表面層承受比心部更高的應力或耐磨性,需對工件表面提出強化要求,適于含碳量We=0.40~0.50%鋼材。二、工藝方法快速加熱與立即淬火冷卻相結合。通過快速加熱使待加工鋼件表面達到淬火溫度,不等熱量傳到中心即迅速冷卻,僅使表層淬硬為馬氏體,中心仍為未淬火的原來塑性、韌性較好的退火(或正火及調質)組織。三、主要方法:感應加熱表面淬火(高頻、中頻、工頻),火焰加熱表面淬火,電接觸加熱表面淬火,電解液加熱表面淬火,激...
鋼材激光淬火技術及其應用
激光淬火技術,是利用聚焦后的激光束快速加熱鋼鐵材料表面,使其發生相變,形成馬氏體淬硬層的過程。激光淬火的功率密度高,冷卻速度快,不需要水或油等冷卻介質,是清潔、快速的淬火工藝。與感應淬火、火焰淬火、滲碳淬火工藝相比,激光淬火淬硬層均勻,硬度高(般比感應淬火高1-3HRC),工件變形小,加熱層深度和加熱軌跡容易控制,易于實現自動化,不需要象感應淬火那樣根據不同的零件尺寸設計相應的感應線圈,對大型零件的加工也無須受到滲碳淬火等化學熱處理時爐膛尺寸的限制,因此在...
模具熱處理的常見缺陷及預防措施
模具的熱處理包含了預備熱處理、終熱處理及表面強化處理。通常熱處理缺陷是指模具在終熱處理過程中或在以后的工序中以及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缺陷,如淬裂、變形超差、硬度不足、電加工開裂、磨削裂紋、模具的早期破壞等。下面作較細致的分析。、淬裂。淬裂的原因及預防措施如下:1、形狀應,主要是設計因素造成的,如圓角R過小、孔穴位置設置不當,截面過渡不好。2、過熱(過燒),主要是由控溫不準或跑溫、工藝設置溫度過高、爐溫不均等因素造成,預防措施包括檢修、校對控溫系統,修正工藝...
模具鋼淬火裂紋分析與預防措施10例
模具鋼淬火裂紋分析與預防措施10例模具鋼熱處理中,淬火是常見工序。然而,因種種原因,有時難免會產生淬火裂紋,致使前功盡棄。分析裂紋產生原因,進而采取相應預防措施,具有顯著的技術經濟益。常見淬火裂紋有以下10類型。1、縱向裂紋裂紋呈軸向,形狀細而長。當模具完淬透即無心淬火時,心部轉變為比容的淬火馬氏體,產生切向拉應力,模具鋼的含碳量愈高,產生的切向拉應力愈大,當拉應力大于該鋼強度限時導致縱向裂紋形成。以下因素又加劇了縱向裂紋的產生:(1)鋼中含有較多S、P、...